中国的汉文化讲求生命诚可贵、好死不如赖活着,人们对生的渴望超过了对死的敬畏,对死的态度更多是讳莫如深,避而不谈,认为死是不吉利、不美好的话题。
为何要对孩子开展死亡教育?
孩子从4岁起就对死亡有了概念,对死亡会产生很多思考和疑问。然而,家长的避而不谈的教育方式,看似在保护孩子幼小的心灵,实则是让孩子对死亡进行自我猜想并建立意识。
于是,我们的孩子对于死亡和生命的认识变得非常偏颇:很多孩子对死亡存在着恐惧和阴影,经常担心和害怕自己及至亲会离世,担心生病、睡觉、躺下后会死,死后就会被扔掉等;有些孩子认为既然生命的终点是死亡,为何还要活着,感到生活没有意义。
自杀,在中国已成为15-34岁人群的第一死因,2018年自杀人数达30万,自杀未遂人数达250万,其中15-24岁的青少年占比26.64%。
2019年,人大代表顾晋建议全民开展死亡教育,他认为我们对尊重生命相关教育欠缺,建议从中小学开始开展死亡教育,让人们尊重死亡、尊重生命。
所谓的死亡教育,是以探讨生死关系为内容,包含了对死亡及濒死的看法与态度,希望借着对死亡课题的讨论,使学习者更加珍惜生命、欣赏生命,并将这种态度反映在日常生活中。
对孩子开展死亡教育,是为消除孩子对死亡的恐惧,教育孩子坦然客观的看待死亡,懂得尊重、维护和不伤害他人的生命,能够珍惜生命、快乐地生活,并积极找到生命的意义。
如何对孩子开展死亡教育?
1、捕捉恰当的时机与孩子谈论死亡
死亡教育不会因孩子太小而听不懂,也不会因孩子大了自然就懂了,死亡教育应从小开始。家长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,要结合孩子的认知水平确定教育内容、方式和程度。孩子对死亡与生命的理解同样是一个渐进的过程,对其逐渐形成科学的认知。
死亡教育不应在孩子经历了身边人的离世后才开展,当孩子学会了走路,能注意到路边的落叶、枯草、死去的昆虫时便可进行。
死亡教育归根结底是生命教育,植物、动物都有生命。你可以带孩子观察四季的变化,从春天的嫩芽、夏天的翠绿、到秋天的金黄、冬天的凋零,四季的轮回可以很好的诠释生命的过程。
你还可以带孩子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,从播种、生长、开花、结果、收获的过程中感受生与死,感受生命的价值与意义。
你可以带孩子观看动物世界,让孩子感受动物从胚胎发育(蛋卵孵化)、出生成长到衰老死亡,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。
2、解释死亡的恰当方式
- 0-3岁:解释死亡需具象化
0-3岁的孩子需要培养安全感,他们无法区别死亡和分离,通常很怕妈妈消失在视线里,消失对他们来说就是不存在了,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有着很强烈的分离焦虑。
因此,家长在解释死亡的时候,不要说“死亡就是离开了、走了、不会再回来了”诸如此类的话,这会让孩子坚定的认为只要离开就是永远消失,强化分离焦虑,从此会变得更加黏人和爱哭。
对这个阶段的孩子解释死亡要具象化,讲清楚死亡是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,如“死了,就是不能再呼吸、走路、吃饭和说话了”,这样的解释会更容易被他们理解和接受。
- 4-7岁:用生命教育和安全教育保护孩子
这个阶段的孩子,由于受动画片的误导,认为死亡就像奥特曼充电后满血复活、像海绵宝宝压扁后还会站起来,认为死亡是可逆的、暂时的,甚至还比较酷。
面对孩子对死亡充满好奇,认为死亡好玩、酷,家长对其进行正确的生命教育和危险教育变得更加重要。对于生命教育,建议可以借助阅读绘本的方式,如《爷爷变成了幽灵》这类绘本中便充满了童心和厚重的哲理。这些书可以温柔的让孩子理解死亡,用故事的方式疗愈悲伤。
生命教育还可以通过观看影片的方式,如《寻梦环游记》就是个较好的生命教育影片。它会让孩子明白:死亡永远不会是爱的终点,遗忘才是!在爱的记忆消失前,记住曾经深爱自己的人,并好好的说声再见!
通过生命教育让孩子懂得生命可贵,日常要远离危险,注意安全,包含:食品安全、交通安全、用电安全、治安安全、消防安全、活动安全、自然灾害中的自我保护等,安全教育也是一项较大的重要课题。
- 7-13岁:用科学诠释生命与死亡
孩子上小学后,可以开始利用科学知识向其解释死亡,让孩子了解人类生命的发展历程,了解基础生命科学的知识,家长可以给孩子购买生命科学的书籍、科普读物或视频,带孩子看人类进化与发展的纪录片等,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意识。
当然,如果孩子的理解力更强些,您也可以帮助孩子从哲学、宗教、文化等方面看待生命与死亡,感受不同文化、种族、信仰的人们对生与死的见解。带孩子见识与感受多元的世界观与文化,让孩子以更广阔和辩证的眼光看待生命和死亡。
总之,死亡教育十分必要,需从小抓起,结合孩子认知水平,利用合理的方式循序渐进的开展。再小的孩子,都不应对其回避死亡的话题,压抑自然的生命体验和感受将会让其难以找到疏通的途径!
推荐阅读:.